生态修复的新思路--生态护坡方式的选用
一、消落带常用护坡方式
根据库区消落带的特点,目前采用的主要护坡方式有4种。
1.混凝土框格梁
该技术主要利用混凝土框对边坡进行防护,然后通过覆盖草皮的方式从外观上达到绿化效果。该技术需要大量使用混凝土、钢筋等建筑材料,且施工难度大、成本高,虽然从外观上考虑一定的景观效果,但并未从根源解决问题,与生态修复理念并不契合。
2.串珠式柔性护岸技术
该技术以消减波浪冲刷、固持消落带土壤为目的,依靠钢筋相互串联和构件体自嵌衔接铰链来覆盖消落带坡面,在砖体种植穴中种植耐湿植物,形成串珠式柔性护岸。通过灌木和草本植被地上茂密茎叶的水文效应和地下根系缠绕对土壤的锚固力学效应来实现固土护坡,使之既稳定消落带表层,又能恢复遭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印证了植物-工程相结合的消落带生态护坡理念。
3.生态袋护坡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将生态袋堆叠在消落带上,各袋体连接相扣,在袋中种植植被,从而解决土壤流失带来的植被难以恢复的问题。生态袋由聚丙烯或聚酯纤维材料制成,性能良好,土壤基质可以就地取材,避免了能源高消耗、建筑材料高污染。但该技术受土壤营养成分持久力的制约,且对植物耐旱耐淹性能具有较高的要求。
4.复合锚垫生态护坡技术
该锚垫主要由土壤固化垫、植物海绵、植物保护垫以及锚索四部分组成。通过植物海绵这种新型的栽培基质代替土壤基质,保护垫增强植物抗冲刷能力与生长能力,固化垫提供坡面防护、解决排水问题,锚索将之固定于坡面,它们各司其职、共同作用,为植物的适应生长创造一定的可能性。
二、偏岩子坡面现状
根据偏岩子现有地形地貌,可分为3种护坡施工区域。
1.较平整的混凝土坡面区
该区域进行了混凝土护坡施工,对坡面进行了清理并在坡面上浇筑一层混凝土面层,形成了混凝土坡面,坡度约为35°,面积约为2500m2,但由于时间久远加之水流冲刷,部分混凝土面出现空鼓破碎情况。混凝土坡面虽对岸坡进行了保护,但无土壤存在,导致植被无法生存。
2.高低不平的块石堆积区
该区域在施工期抛填块石进行坡面防护,块石直径为20~150cm,为中风化花岗岩,坡度约为30°,面积约为2000m2。该区域块石杂乱堆放,地面崎岖不平,且处于迎水面,冲刷严重,块石缝隙中无可供植物生长的土壤。
3.较平缓的原始地貌区
该区域基岩主要为强-中风化的花岗岩层,由于局部地势较平缓,地面上存在10~20cm厚的沉积泥土。
三、护坡方式的选择与施工
根据偏岩子的交通情况、地形地貌、本项目资金情况,经综合研判后选择生态袋护坡方式进行护坡施工。针对现有的三种需要治理的坡面情况,选择性地采用不同的生态袋护坡方式。
1.较平整的混凝土坡面区
该区域坡面较平整,采用生态挡墙+铺设生态袋+植物种植的方式进行坡面生态治理。在混凝土坡面上整齐码放生态袋,袋中装填适宜植物生长的种植土并拌和草籽,在坡面上挖树穴,回填客土种植乔木,坡脚采用生态袋码放生态挡墙。生态袋护坡可以保持水土,为植物提供需要的生长环境。由于要受到水淹,在生态袋上铺设一层镀锌钢丝网,以稳定生态袋、防止冲刷破坏。
2.高低不平的块石堆积区
该区域由于起伏相对较大,不能采用全面铺设生态袋的工艺。根据现场情况,随坡就势用生态袋围筑一个个独立的树穴,局部采用植筋的方式修建一段段挡土生态矮墙,在树穴和矮墙内填土种植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