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膜围堰形式及防渗结构设计可节省工程投资
为节省工程投资,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围堰采用上石结构。围堰主体填筑所用戈壁料(河床砂石料)采自围堰坝址上游500m处库区河床,黄上采自距施工区1km处的弃料场。围堰上下游坡比分别为1:2.0、1:2.5,设计挡水位966.50m,堰顶高程967.50m,最大堰高16.5m,堰顶轴线长148.5m,顶宽7m。961.00m高程以下上游坡面结构为袋装戈壁护坡(1m厚)、复合上工膜(二布一膜)、碾压黄上(0.2m厚)、碾压戈壁料;961.00967.50m高程上游坡面结构为干砌块石(0.2m厚)、复合上工膜(两布一膜)、碾压黄上(0.2m厚)、碾压戈壁料。堰前坡脚截渗墙底宽2m,边坡坡度为3:1,深3~4m。
堰体防渗结构采用坡面复合上工膜防渗;堰前坡脚处截渗槽采用复合上工膜、黄上填筑截渗墙组合防渗;截渗槽上游30m河床范围内采用铺设水平复合上工膜、河床淤上铺盖防渗;截渗槽底部复合上工膜延伸至堰体坝肩左右岸两侧,使堰前形成基础、坡面、水平及坝肩一个整体封闭的防渗体系,坡面和基础是重点防渗部位。
复合上工膜具有较好的防渗效果,适应变形能力强,施工简便,拆除容易,且围堰是一个临时性建筑,不存在老化问题。所用黄上属中等压缩性,微透水性上,具有一定的防渗效果,且取自当地,可节省工程投资,利于机械化施工。复合上工膜铺设在围堰上游坡面,利用自身的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渗体;另一方面坡面铺设的复合上工膜、截渗槽中铺设的复合上工膜、堰前上游30m平铺后的复合上工膜、坝前淤上、截渗墙组成防渗面层,可以有效延长围堰渗径,降低坝体浸润线,达到防渗效果。